English

拓展国际视野,放飞青春梦想:首对外交官伉俪走进SIA,与学生锐评国际!

2019年5月29日,中国前驻加蓬共和国大使孙继文携夫人杨宝珍女士(中国前驻法国使馆领事)走进北外苏州附校,分别为学校师生作《拓展国际视野,放飞青春梦想》和《学好外语,路在脚下》两场主题讲座,这是北外苏州附校第八次举办外交官进校园活动,也是首次迎来一对共和国的外交官伉俪。

 

01.jpg


在讲座的开始,孙继文大使和杨宝珍领事就表达了对北外苏州附校的喜爱之情。“这里太棒了!学校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这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学校,课程也很完善,师资水平也非常高,感觉学校在各方面的投入上是非常给力的!只要认真努力,一定能够获得知识,将来一定能成材!”


拓展国际视野,放飞青春梦想



孙继文大使工作简历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

中国驻法国斯特拉斯堡总领馆总领事

中国驻加蓬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曾任外交部翻译室参赞、副主任

现任外交部外语专家、中国译协中译法研讨会主任


02.png


孙继文大使从中国的外交发展、自身外交工作的经历、经历的一些重大国际事件以及新时代外交渴求的优秀人才等四个方面进行演讲。孙继文大使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自身经历指出了学习语言的重要性,同时也分享了如何用国际眼光去看世界、如何在人生道路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孙继文大使以自己经历的一些重大国际事件为例,讲述了中国崛起的强大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孙大使还强调了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国家利益、外交工作的崇高使命是维护世界和平、外交工作的重要责任是保护海外侨民安全、外交工作的神圣职责是捍卫国家荣誉。


03.jpg


2011年2月,卡扎菲武装与反对派武装展开激烈交火,联合国随后介入,授权在利比亚建立禁飞区,战争一触即发。各国旋即开始组织在利比亚境内的公民撤离。考虑到当时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数量众多,在短短十天时间里,中国紧急动用四架军用伊尔76运输机和数架客机包机前往利比亚撤侨,日夜不停……35860人,从一万多公里外的异国他乡利比亚,240个小时全部撤离,完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的壮举,中国速度震惊全球。


“我们长期在国外工作,只有在危难的时候才能感到你身后有个强大的祖国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感谢我们的祖国!在海外能保护每个中国公民的安全也是我们外交工作的重要责任,所以我们在遇到攻击、诽谤、污蔑祖国的时候就会非常气愤,大家应当用自己的知识去批驳那些流言蜚语、不实之词,维护我们祖国的荣誉!”孙大使说。每一位学生在听到这个故事后都热血沸腾,意犹未尽。


在谈到新时代外交渴求的优秀人才时,孙继文大使特别强调学好外语的重要性,每一位学生都能为今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中国外交官,国际组织职员、官员,对外商务、经贸合作官员,承担 “走出去”任务的大型国企驻外代表,文化互鉴和人文交流使者,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环保志愿者,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卫士……这些都是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



学好外语,路在脚下




杨宝珍领事工作简历

副教授、副译审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副领事

加拿大国际开发署高级项目官员

中国驻法国斯特拉斯堡总领馆领事

中国驻加蓬共和国大使馆大使夫人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领事


在国家发展、走向强大的历史时期从事外交职业无尚光荣,祖国的强大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良机和广阔的舞台,但只有能力强(外语尤为重要),才能充分运用外交话语权。

——外交生涯感悟


杨宝珍领事也向同学们讲述了个人经历,以《学好外语,路在脚下》为主题,分享外语学习的技巧并告诉学生们如何选择人生目标的方法。


04.png


杨宝珍领事认为:来日并不方长,一个人生的成功来自目标的选择和精准的勤奋,每个人的未来都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什么是精准的勤奋?就是要把有限的精力聚焦在你的选择上不断投资。勤奋不是“平庸的忙碌”, “劣质的勤奋”=伪装起来的懒惰。间歇性努力,效果不好,真正的努力就是不间断地、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直到把它做好、做精。学习外语没有捷径,唯有刻苦。


05.jpg


学习外语也不是毫无方法,大家可以加强听力练习 (听新闻、看电影);多和他人对话,在遗忘前重复复习,扩大词汇量;适当进行翻译练习、学会做笔记;学习第二外语,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空余时间可以到国际机构实习,做国际项目志愿者,锻炼语言能力;关心国内外大事,通过模拟练习表达自己的看法。


最后,杨宝珍领事还为孩子们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每个年轻人都有一双伟大的翅膀,加入到发展的队伍中来,走向广阔的世界。祝你们好运!



聚焦热点话题,对话外交官



精彩的讲座后,孙继文大使和杨宝珍领事还进行了互动环节,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他们一一作出解答。



Q1:目前中美进行贸易摩擦,经济上也发生了冲突,主要是因为中美关税上的不协调。中国是持“可以打也可以谈”的态度,但是美国还是抱着摇摆的态度,这与美国以往政治铁腕的风格不相符,如果美国执意要坚持现有的态度,那么特朗普的连任梦应该就此破灭。您认为中美贸易战有没有可能发生或者有一系列的冲突?


这是最近的热点话题,我一直也在关注。中美的贸易摩擦不是我们在“进行贸易摩擦”,这是美国强加给中国的。这场贸易摩擦有没有可能发展成贸易战?个人认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这不是简单的关税问题,而是美国想在高科技等领域限制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关税、知识产权保护和开放市场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在发展和改进的同时也要维护自身利益。如果美国提出有损于我国国家主权的要求,我们是绝对不能允许、绝对不能接受、绝对不能让步的。所以我们要有理、有力、有节地去斗争,保护国家最根本的利益。


Q2:现在加拿大和中国的关系陷入到一个僵局中,前段时间又有“孟晚舟事件”。我是打算今年暑假去加拿大,有一部分同学在签证上受到了阻挠,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其实这个问题代表了一部分人所遇到的共同问题。目前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影响到一些留学生获得签证,特别是对那些想走向国际的孩子,要关注你要出国留学的目的地国家和中国的关系,以及安全状况如何。


06.jpg


外交上的斗争,会发生在中国与以后大家准备去留学的某些国家之间。其实此次加拿大做了一个很不明智的选择,至于以后事态如何发展,还需要大家共同关注。



Q3:您怎么看这次华为退出美国市场?



这个事情如果从外交的角度和高度分析,我认为不是简单的一个贸易摩擦问题,是美国在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其实目前华为还没有美国一些高科技公司那么发达,但是美国已经嗅到了危机,所以对中国科技进行打压。不过没关系,我们不怕,其实中国和美国的较量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在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方面都有不同,中国只要实实在在地发展,一定会强大起来。


今天,我们在高科技方面可能还没有美国那么强,但是其他很多方面我们已经在接近美国,所以才引起美国的注意、美国的焦虑、美国的警惕、美国的愤怒。事情终究会过去,大家不要着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在发展中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虽然现在在双边关系上遇到一些困难,我们既要做好斗争的准备,也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Q4:联合国有六门主要语言,其中最主要的是英语和法语,但是法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并不是很高,那么为什么在联合国中法语的位置很重要?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如果按照GDP计算,现在法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可能还比不上德国,但是在联合国成立的时候,西方重要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和法国,德国是战败国。


法语为什么重要?因为法语像英语一样,讲的国家多。拿非洲举例:非洲共有54个国家,有23国讲法语,这就是为什么在联合国中最主要的语言是英语和法语。


Q5:我们现在进入到一个高科技的时代,现在人工智能也在发展,您认为人工智能翻译能取代人工翻译么?



这也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好好学习外语,将来你可能对人工智能做出贡献,但是,我认为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人的翻译。


人工智能翻译的准确度可能会越来越高,但是从感情这个方面来看,人在说话时的感情、态度、情绪等人工智能都没有办法进行再现。一个单词可能有多种含义和解释,要想快速捕捉到一个最合适的词来表达情感,人工智能还是取代不了人的翻译。



Q6:如果想从事外事方面的工作,您觉得在大学专业上应当如何选择?



国际关系涵盖政策、法律、原则和工作技巧等,如果想在国外学习,国际关系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Q7:今年春天习总书记又访问了法国,您认为这件事情对中法关系有什么影响?



这对中法关系影响很大。法国有奉行独立外交政策的传统,从历史上来看,法国和中国的渊源也较深。


今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多年来两国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民用核能、科技等领域,这对双边关系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在中国有3000多家法资企业,这也为学习法语的人提供了一个就业方向的选择。



深化国际政治理解,培养学生世界胸怀



在学校报告厅里,学生与外交官座谈天下、锐评国际,聆听外交官的工作智慧,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外交官进校园”的活动已经在北外苏州附校延续了四年,每学期都有一位外交官来到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这是学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活动。

原外交部非洲司司长,中国驻马里、摩洛哥大使程涛;原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中国驻意大利、印度、阿富汗、波兰大使孙玉玺;原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外交部档案馆馆长鲁桂成;原中国驻新西兰、坦桑尼亚参赞邱秉钧;原欧亚司司长,中国驻俄罗斯、乌克兰大使周晓沛等外交官都曾走进北外苏州附校。


07.jpg


学校希望通过活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世界胸怀。在与外交官近距离的交流中,激发学习兴趣,深化对国际政治的理解,帮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明确目标,越走越远!